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楼市泡沫淹没百姓幸福感 地区分化格局如何去库存?

发表于2016-09-18

楼市泡沫地区分化格局下如何“去库存”?

2016年上半年,房地产业的表现可谓“一枝独秀”,在“资产荒”和信贷增加的大环境之下,长期作为者眼中标的的房地产业,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价格大涨。面对如此涨幅,人们对房地产逐渐到达拐点的预期日益上升,房地产是否“泡沫化”的争论也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。此轮房价大涨是否属于资产泡沫化的外化表现,不同地区特征如何?依据房价收入比和存销比两个指标,有助于辨明不同等级城市房地产资产的真实状况,并找到去库存的改善路径。



由投机性购房导致的房价和楼市乱象,必然加重购房者是刚需购房者的负担,使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有责任通过宏观调控防范泡沫风险和金融危机,使国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。比如,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汇总分析,对真正的刚需做到心中有数;结合旧城及老旧危房、小区改造进行房地产开发;坚决坚持住房居住属性,弱化率,坚决遏制投机性

9月13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了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。统计显示,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延续了今年以来的增长态势,虽然增速比上月略有回落,但仍处于40.1%和25.6%的高位。销售额增幅继续高于销售面积增幅,高出幅度仍为14.5个百分点,表明房价水平上升的态势仍在延续。

一段时间以来,一些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幅度更大,且京沪等地楼市近期还出现了一些新变化。

北京二手房市场呈现明显过热景象,7月份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高达32.2%,比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涨幅高了9.5个百分点。有报道称,卖家再居强势位置,不仅不断提价,还待价而沽,个别卖家甚至因价格不断看涨而一再毁约。与此同时,北京市统计部门的数据却显示,从1991年到今年7月底,全市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累计2.7亿平方米,加上目前在建和待售的部分,共计3.3亿平方米。另据北京房产界有关人士披露,北京城镇住房保有量大约800万套;2015年末,北京城镇常住人口1877.7万人。可见,尽管房与人之间可能严重不对称,但房价的绝非仅是刚需所致。

由投机性购房导致的房价和楼市乱象,必然加重购房者是刚需购房者的负担。目前,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涨幅已大大超过经济增速和居民收入增速。而由于房价基数大大高于收入基数,即使其涨幅低于收入涨幅,看似微弱的几个百分点的差距,也会淹没大多数居民多年积蓄。任由房价快速上涨,民众考虑住房因素后的实际收入必然呈下降趋势,生活品质将大打折扣。

而的预期效应,也会诱导越来越多的银行贷款、社会资本、个人欲罢不能,使本已存在的泡沫继续积聚、扩大。尽管目前一些城市楼市的火爆,在增速下行的背景下似乎支撑了经济增长和税收增加,但泡沫总有破灭的一天。届时,受打击的不仅是银行和房地产商,宏观经济也可能一蹶不振,民众的生活水平必将受到影响。

近段时间,一些二线城市陆续出台了以限购限贷为主要内容的调控措施。但也有观点认为,政府不应干预市场,不应打压需求。但要看到,在目前房价和楼市乱象并非完全刚需所致的情况下,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有责任通过宏观调控防范泡沫风险和金融危机,使国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,使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。相反,如果为了短期政绩,置可能的风险于不顾甚至加剧发生危机的风险,就是政府的失职。

因此,对房价上涨较快的一二线城市,各级政府应负起责任,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,防范房地产泡沫和金融风险,绝不能让百姓的幸福感被房价泡沫淹没。具体来说,,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汇总分析,摸清本地房屋现状和房地产供求状况,对真正的刚需做到心中有数;第二,结合旧城及老旧危房、小区改造进行房地产开发,减少摊大饼式占用土地资源开发房地产的情况;第三,也是重要的一点,要坚决坚持住房居住属性,弱化率,提高二套房贷门槛和首付比例,坚决遏制投机性。当然,在此基础上,还要通过完善财税信贷政策、简化办事程序,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有发展前景的实体经济,尽快摆脱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。

一线城市的供不应求依旧是房价过高的主要原因。但一线城市大量增加供给的难度很大,短期不现实,且房价的变动多依附于政策。对于现有手段,政府应当转移重心,寻求新的调控方式。

对于本轮上涨领跑的部分二线城市,市场的投机行为必须引起注意。对于库存量较少的城市,政府应当及时把握市场动向,出台相关政策,同时对蓄意的投机行为进行有效约束,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。

三线城市依然存在严重的供给过剩,因此对三线城市房地产行业的考验为严峻。虽然当期“去库存”取得阶段性进步。但参照欧美及日本的城市化进程,随着更多二线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,更多的人口会向一、二线等较发达地区流动,这对需求本就薄弱的三线城市是“雪上加霜”的。

综上所述,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问题日益明显,且主要集中在三线城市。一线城市较低的库存率可以冲抵高房价的风险,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较低。二线城市今年表现抢眼,区位上看由于一线城市前期的涨幅已经趋于饱和,受挤出效应影响,涨幅靠前的二线城市均集中在一线城市周边,且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。

(本文由经济日报、金融时报综合整理)

上一页|1|
/1页